一、牙龈脓肿
牙龈脓肿多因细菌感染引发,常见于牙周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牙周炎患者由于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导致炎症,若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脓肿,表现为牙床上出现红肿疼痛的包块;根尖周炎多由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炎症产物积聚形成脓肿,牙床相应部位可出现隆起的包块。
二、牙龈瘤
牙龈瘤与局部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如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等长期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瘤样病变。其好发于牙龈乳头处,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包块,有的有蒂,质地较软或韧,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等表现。
三、牙槽骨骨髓炎
牙槽骨骨髓炎多有局部感染病史,如拔牙后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蔓延等,炎症累及牙槽骨导致骨髓腔内炎症渗出、化脓,进而在牙床上表现为包块,常伴有局部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
四、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包括根尖周囊肿等,根尖周囊肿是由于根尖周肉芽肿慢性炎症刺激,上皮残余增生形成囊肿,可表现为牙床上相应部位隆起的包块,一般生长缓慢,初期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能出现颌骨膨隆等表现。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若牙床上长包需考虑乳牙相关问题,如乳牙根尖周炎导致;女性在妊娠期由于激素变化可能使原有牙龈炎症加重,更易出现牙龈包块;有口腔卫生不良、长期吸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牙龈脓肿、牙龈瘤等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有口腔感染病史、曾有拔牙史等病史的人群,牙槽骨骨髓炎、颌骨囊肿等发生可能性增加。若发现牙床上长包,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影像学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