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消瘦、乏力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内在因素如热带性口炎性腹泻、乳糜泻等,外在因素如饮食、药物等;继发性病因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其他等。其诊断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该疾病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消瘦、乏力等。

一、病因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1)内在因素:如热带性口炎性腹泻、乳糜泻等。

(2)外在因素:如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1)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石症、肝硬化等。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3)营养缺乏:如维生素D缺乏、叶酸缺乏等。

(4)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性肠炎等。

二、临床表现

1.腹泻

(1)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

(2)粪便性状改变:可为稀便、水样便、粥样便或脓血便。

(3)腹泻与便秘交替: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

2.腹痛

(1)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

(2)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

(3)发作时间:常于餐后或夜间发作。

3.腹胀

(1)程度:可轻可重。

(2)部位:多位于上腹部。

(3)发生时间:常于餐后或夜间加重。

4.恶心、呕吐

(1)程度:可轻可重。

(2)发生时间:多在进食后出现。

5.消瘦、乏力

(1)程度:可轻可重。

(2)发生时间:多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出现。

6.其他症状

(1)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脚气病,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等。

(2)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

(3)贫血:多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三、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

(1)饮食情况:包括饮食种类、饮食习惯、饮食量等。

(2)既往病史:有无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营养缺乏等病史。

(3)用药情况:有无长期服用抗生素、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药物。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腹部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

(2)尿常规:了解有无蛋白尿。

(3)粪便常规:了解有无脓血便、寄生虫卵等。

(4)血清电解质: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

(5)维生素B12、叶酸测定:了解有无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6)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如右旋木糖吸收试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等。

4.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了解有无肝胆、胰腺等疾病。

(2)腹部CT:了解有无腹部占位性病变。

(3)小肠镜检查:了解小肠黏膜有无病变。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1)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2)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3)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1)补充消化酶:如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

(2)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等。

(3)对症治疗:如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

(4)治疗原发病:如积极治疗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石症等。

3.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如肿瘤、克罗恩病等。

(2)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部分小肠切除术、肠吻合术等。

五、预后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一般来说,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预后较好,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