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否终身免疫
乙肝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可维持12年左右,但并非终身免疫。
抗体滴度变化情况
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的水平在10mIU/mL以上时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抗HBs水平会下降,部分人抗HBs水平可能会低于保护阈值。有研究显示,接种乙肝疫苗10年后,约50%的人抗HBs仍大于10mIU/mL;但也有部分人抗HBs会逐渐消失。
不同人群差异
儿童: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消退的速度可能相对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也遵循抗体滴度随时间下降的规律。一般来说,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并产生抗体后,仍需要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因为不同儿童机体免疫反应不同,抗体维持时间有差异。
成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也存在个体差异。一些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但其抗体水平下降的时间和速度也不尽相同。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患有免疫性疾病等,可能会影响抗体的维持时间,导致抗体消失更快。
加强接种的必要性
由于乙肝疫苗接种后并非终身免疫,当检测发现抗HBs水平低于保护阈值时,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加强接种可以刺激机体再次产生抗体,使抗体水平回升到保护水平,从而持续发挥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保护作用。例如,对于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抗体已消失的人群,加强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后,多数人可以快速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