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自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免疫力较强、病情较轻的患者有可能自愈。一般来说,对于没有基础疾病、感染后症状较轻的年轻人等群体,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清除病毒,实现自愈。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且感染后症状为轻微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的个体,在经过适当休息、补充水分等支持措施后,病毒可被自身免疫系统逐步清除,身体恢复健康。
二、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高危人群
(一)病情变化需警惕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自愈,部分患者病情可能会进展。比如,感染后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气促、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就医,不能等待自愈,因为这些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如发展为肺炎等严重情况。
(二)高危人群自愈风险低
1.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愈的风险较低,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况,使得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
2.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像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正在进行放化疗等)、免疫缺陷疾病等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由于基础疾病本身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以及免疫功能的异常,自愈难度大,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和积极干预。
3.孕妇:孕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也需要特别关注,自愈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但相对来说,由于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一些孕妇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不能单纯等待自愈,以防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等情况。
三、自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即使是有可能自愈的患者,在患病期间也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同时,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但如果在休息、加强营养等一般措施下,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不要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