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自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免疫力较强、病情较轻的患者是有可能自愈的。一般来说,对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较轻,如仅出现轻微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且没有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控制较为稳定的人群,机体的免疫系统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清除病毒,实现自愈。例如,一项针对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发现,约有30%-50%的轻症患者在不进行特殊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经过1-2周左右的时间能够自行康复。
二、自愈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壮年相对来说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较为旺盛。儿童的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凭借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有较大几率清除病毒实现自愈;青壮年身体状况较好,免疫系统功能较强,对病毒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同时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愈的难度较大,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二)基础疾病因素
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自愈的概率较低。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病毒的清除;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放化疗等治疗会抑制免疫系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往往更容易加重,自愈困难。
(三)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相对更有利于自愈。比如,平时经常运动、作息规律、饮食均衡的人,身体状态较好,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有可能依靠自身免疫力实现自愈。而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人,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影响,自愈的可能性降低。
三、自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自愈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病毒。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在饮食方面,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还需要注意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利于病毒的排出。
(二)特殊人群自愈注意事项
老年人:家属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病情变化,除了让老年人保证休息和合理饮食外,要定期监测老年人的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果发现老年人出现体温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很可能会快速进展为重症。
儿童:家长要关注儿童感染后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儿童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抽搐等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供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给予合适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并且要让儿童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有基础疾病患者:这类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自愈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基础疾病的治疗要求控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保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要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如果有基础疾病用药需求),同时关注感染后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