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常生理性脱发
人体头发的生长有周期性,包括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正常情况下,每天会有一定数量的头发处于休止期而自然脱落,一般每天脱发数量在50-100根属于正常生理性脱发范围。这是因为头发的生长处于动态平衡中,旧的头发脱落,新的头发会不断生长补充。例如,健康人群在日常梳头、洗头等过程中,会有少量头发脱落,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二、病理性脱发因素
(一)头皮疾病
1.脂溢性皮炎
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繁殖,会引起脂溢性皮炎。这种情况下,头皮炎症会影响毛囊的正常生长环境,导致头发容易脱落。研究表明,脂溢性皮炎患者头皮的炎症介质会破坏毛囊结构,使头发的生长期缩短,休止期延长,从而出现洗头时掉很多头发的情况。常见于油性皮肤的人群,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受其影响,因为雄激素水平可能影响皮脂腺分泌。
2.头癣
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头发引起,如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头癣会破坏毛囊,导致头发折断、脱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感染头癣的风险可能更高。头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二)内分泌因素
1.雄激素性脱发
多见于男性,也可发生于女性。男性主要是由于雄激素水平较高,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二氢睾酮会使毛囊缩小,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女性也可能出现雄激素性脱发,与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或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有关。这种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史,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头发生长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缺乏会使头发生长缓慢、干燥、易脱落;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过快,也可能导致头发脱落增多。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除了洗头掉发增多外,还可能伴有乏力、畏寒、皮肤干燥等全身症状。
(三)营养因素
1.蛋白质缺乏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导致头发脆弱、易脱落。例如,一些节食减肥的人群,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少,就可能出现洗头时掉很多头发的情况。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为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引发这种脱发,尤其是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更应注意蛋白质的合理摄入。
2.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族对头发的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缺乏维生素B族会影响头发的黑色素合成以及毛囊的正常代谢。例如,长期酗酒、饮食不均衡的人群容易出现维生素B族缺乏,进而导致脱发。孕妇如果维生素摄入不足,也可能影响胎儿头发的生长以及自身头发的状况,因为孕妇自身和胎儿都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头发生长。
(四)其他因素
1.化学因素
频繁使用染发剂、烫发剂等化学产品,其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头发的角质层,破坏毛囊结构,导致头发脱落。例如,一些爱美的女性频繁进行染发、烫发,可能会发现洗头时掉发明显增多。不同年龄段使用化学美发产品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经常进行美发操作的人群风险更高。
2.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头发的生长。例如,高考考生、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等,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洗头时掉很多头发的情况。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群都可能因为精神因素导致脱发,青少年可能因学习压力,成年人可能因工作、生活压力等。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有脱发的副作用,如抗肿瘤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例如,一些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由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会出现明显的脱发,包括洗头时掉发增多。不同年龄段使用可能导致脱发副作用药物的人群都需要关注自身头发状况,尤其是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也要注意头发的护理,同时医生在开具可能有脱发副作用的药物时,应向患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