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消退时间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多在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晚发型常在生后1-2周出现,2-3个月消退。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年龄因素: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期,多见于足月儿,与新生儿出生后喂养不足,胎便排出延迟等有关,使得肠道内胆红素重吸收增加。一般通过加强喂养,促进胎便排出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多数在生后7-10天可消退。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新生儿出生后母乳喂养频次不够,会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所以保证充足的母乳喂养频次很重要,这有助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消退。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年龄因素:常见于生后1-2周出现黄疸,可持续2-3个月才消退,多见于母乳喂养的足月儿,可能与母乳中某种酶或因子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有关。
特殊人群(新生儿):对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但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如果胆红素水平不是特别高,可继续观察等待其自行消退;若胆红素水平较高,可能需要采取光疗等干预措施,但总体多数在2-3个月能退完。在这期间,要保证新生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监测体重增长等情况,因为体重增长正常也提示喂养等情况良好,有利于黄疸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