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几天能退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多在生后3~4天出现,7~10天消退;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一般于生后5~7天出现,2~3周达高峰,然后逐渐消退,有的可持续1~3个月。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出现时间:大多在生后3~4天出现黄疸。
消退时间:多数在7~10天消退。其发生主要与母乳喂养不足有关,由于摄入不足,胎便排出延迟,导致肠肝循环增加,从而使黄疸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对于足月儿来说,一般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通常低于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但也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出现时间:一般在生后5~7天出现,2~3周达到胆红素高峰。
消退时间:然后逐渐消退,有的可持续1~3个月。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物质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有关。一般来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可能较高,但大部分患儿为轻至中度黄疸,少数可出现重度黄疸。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患儿,若为足月儿,胆红素水平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内,可继续母乳喂养;若胆红素水平接近或达到光疗标准,可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为人工喂养,待胆红素下降后再恢复母乳喂养。对于早产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更要谨慎监测胆红素情况,因为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根据胆红素具体数值来决定是继续母乳喂养还是采取干预措施。同时,要注意加强喂养,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奶量,以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黄疸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