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部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眼睛疼痛
(一)细菌性结膜炎
成因: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接触到细菌而发病;成年人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用手揉眼等也易患病。
症状表现:眼睛可出现红肿、疼痛,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可粘住眼睑。
应对措施: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但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眼部。
(二)病毒性角膜炎
成因:由病毒感染角膜所致,常见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等。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发病,如感冒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时。
症状表现:眼睛疼痛较为明显,还可伴有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眼部可出现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病灶。
应对措施:需及时就医,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二、眼内压力异常相关的眼睛疼痛
(一)青光眼
成因: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和开角型)等,闭角型青光眼多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等有关,开角型青光眼可能与眼压调节机制异常等有关。
年龄性别: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相对多见;开角型青光眼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一定遗传倾向。
症状表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睛剧烈疼痛,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视力急剧下降;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逐渐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眼压升高。
应对措施: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需及时降低眼压,可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等方式治疗,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压等指标。
三、眼外伤引起的眼睛疼痛
(一)眼球挫伤
成因:多因钝性物体撞击眼部引起,如球类撞击、拳头击打等。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和成年男性由于参与户外活动或运动等原因相对更易发生。
症状表现:眼睛疼痛、肿胀,可伴有视力下降,眼部可能出现淤血等表现。
应对措施: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揉眼,及时就医进行眼部检查,如做眼部B超等,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二)角膜异物
成因:多因灰尘、铁屑等进入角膜所致。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在有灰尘较多环境中工作或活动的人群更易发生。
症状表现:眼睛疼痛明显,伴有异物感、流泪等,可看到角膜上的异物。
应对措施:切勿自行用手揉眼试图取出异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取出异物。
四、眼部过敏导致的眼睛疼痛
(一)过敏性结膜炎
成因:接触过敏原引起,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更易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症状表现:眼睛瘙痒、疼痛,伴有眼红、流泪等,眼部可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等表现。
应对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如抗组胺类药物等。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睛疼痛
(一)干眼症
成因: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多或泪液成分异常等引起。
年龄性别:多见于老年人、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等,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发生,尤其是更年期女性。
症状表现:眼睛干涩、疼痛,可伴有异物感、视力波动等。
应对措施:改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
(二)视疲劳
成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书、使用电脑等引起。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人群如学生、办公室职员等更易出现,无明显性别差异。
症状表现:眼睛疼痛、酸胀,可伴有视物模糊、头痛等。
应对措施:注意合理用眼,定时休息,做眼保健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