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以下四期: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虽已受损,但90%的肾单位功能仍可满足人体的需要,血肌酐(Scr)通常<133μmol/L,尿素氮(BUN)<7.1mmol/L。
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检查可发现一些异常,如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等。
2.肾功能失代偿期:
当肾功能进一步受损,50%~70%的肾单位功能受损时,Scr会升高至133~221μmol/L,BUN会升高至7.1~14.3mmol/L。
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当30%~50%的肾单位功能丧失时,Scr会升高至221~450μmol/L,BUN会升高至14.3~21mmol/L。
患者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如全身水肿、血压升高、贫血加重、酸中毒等。
4.尿毒症期:
当70%以上的肾单位功能丧失时,Scr会>450μmol/L,BUN会>21mmol/L。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尿毒症性心肌病、尿毒症性脑病等,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是基于Scr和BUN的水平,但这只是一个参考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此外,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饮食调整、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