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一种在拔牙后发生的并发症,通常在拔牙后3-5天出现,但也可能在拔牙后1-2天或更久后出现。
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干槽症发生风险的因素:
1.拔牙的难度:复杂的拔牙手术,如拔除阻生智齿,可能增加干槽症的风险。
2.口腔卫生:拔牙后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残留,容易导致感染。
3.吸烟:吸烟会影响口腔血液循环,降低组织愈合能力,增加干槽症的发生率。
4.系统性疾病:患有糖尿病、贫血、放疗等疾病的患者,口腔愈合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干槽症。
如果在拔牙后出现以下症状,应怀疑干槽症:
1.拔牙后剧烈疼痛,止痛药无法缓解。
2.拔牙窝内有腐败坏死的血凝块,呈灰褐色,伴有恶臭。
3.拔牙窝周围的牙龈红肿,触痛明显。
如果怀疑干槽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拔牙窝进行清创处理,去除腐败坏死的组织,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填塞碘仿纱条,促进愈合。
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拔牙后应注意以下事项:
1.拔牙后咬紧止血棉球30分钟,然后轻轻吐出。
2.拔牙后2小时内禁食、水。
3.拔牙后24小时内不刷牙、不漱口,避免剧烈运动。
4.避免用舌头舔舐或吮吸拔牙窝。
5.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可使用含漱液漱口。
6.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过硬的食物。
7.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总之,干槽症是一种拔牙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通过注意口腔卫生、遵循医生的建议,可以降低其发生的风险。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