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抽搐的原因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2次以上抽搐,称为癫痫。所以,大部分抽搐患者实际是癫痫患者。我国癫痫发病率约7‰,大约有900万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有很多种因素,比如:1、遗传因素: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良性癫痫伴颞部棘波、夜间额叶癫痫等,均为遗传性癫痫;2、围产期因素:比如子宫内膜感染、难产、产伤、新生儿脑内出血、缺氧、黄疸、早产均可导致癫痫发作,双胎癫痫发生率比单胎高;3、颅内感染性因素:比如脑脓肿,大约70%的患者会有抽搐发作;脑囊虫患者30%左右会出现癫痫发作;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均可以引起抽搐发作;4、脑血管疾病:50岁以上,30%以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出现癫痫发作,所以,老年人发生癫痫,首先考虑脑血管疾病;5、脑内肿瘤: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并发癫痫的发生率在10%左右;6、脑发育不良:是引起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难治性癫痫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脑发育不良;7、颅脑外伤:发生抽搐的几率为20%左右;8、神经外科手术:实际是起治疗作用,但也会导致癫痫发作;9、其它因素:如中毒、疫苗反应、药物反应、电解质紊乱、维生素B缺乏、肝肾功能不全等。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情绪剧烈波动、感冒发烧等可以引起抽搐发作频率增加。这些是诱发因素,而不是直接导致抽搐的原因,应该尽量避免。总之,抽搐发作致病因素有很多,大多数能够查明病因,从而指导治疗。一旦发生抽搐,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从根源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