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小儿高热惊厥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或反复发生高热惊厥,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一定影响,遗留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
以下是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一些信息:
定义: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病因:主要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症状:
典型症状:突然意识丧失、双眼球凝视、斜视、上翻,牙关紧闭,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不典型症状: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局灶性抽搐,如单侧肢体抽搐、面部肌肉抽搐等。
治疗:
急救处理:立即将患儿平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咽喉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同时,用手指按压人中穴,以刺激患儿苏醒。
药物治疗: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止惊药物,控制惊厥发作。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性疾病给予抗生素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
高热时及时给予退热处理,如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刺激。
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儿发生高热惊厥,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预防。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