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粉刺: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黑头、白头)。开放性粉刺(黑头)是由于皮脂角栓,经氧化及灰尘所造成。闭合性粉刺(白头)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形成。
丘疹:是痤疮最基本的损害。在毛囊皮脂腺口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
脓疱: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脓细胞堆积形成脓疱。这种情况愈后易形成疤痕,主要为凹陷性疤痕。
结节:在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的所有内容物逐渐干燥,炎症减轻,形成油腻性豆渣样物质。当囊内压力过大时会在表面形成小孔,从该处可挤出豆渣样或干酪样物质,触摸之为囊样感觉,统称为结节。
囊肿:结节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窦道,窦道内容物为皮脂、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角化物等,周围可出现明显炎症反应。同时可造成毛囊皮脂腺永久性萎缩,毛发不能再生,形成临床所见的凹坑状疤痕。
疤痕:痤疮(青春痘)最常见的后遗症状。在炎性丘疹、脓疱损害吸收后,遗留下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隆起,触之较硬,称为炎性结节或囊肿。以后会逐渐吸收或化脓破溃,排出脓液和豆渣样物,形成窦道及疤痕。有的疤痕表皮菲薄,成为不稳定疤痕,稍受刺激,如紫外线、化妆品、外用药及搔抓等,就会发生破溃、出血、疼痛。
聚合性痤疮:是痤疮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好发于青年男性,常见于前胸、后背、臀部、大腿等部位,除粉刺、丘疹、脓疱外,还可见结节、囊肿,甚至瘢痕。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
口服药物:包括抗生素、异维A酸等。
物理治疗:包括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痤疮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同时需要注意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整。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