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人的视力
表现为视力减退,可伴随歪头、眯眼等动作
常见病因为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或形觉剥夺,少数为先天性因素
治疗方法一般使用屈光矫正、遮盖疗法等,必要时使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人视力的眼部疾病。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眼病,眼部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儿童弱视的患病率在2%~4%之间,一般发生在0~12岁的儿童,主要发病年龄在3~5岁,即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5~6岁恢复较好,8岁以后者则恢复较差。
弱视一般不会遗传,但是引起弱视的因素会遗传,如高度近视、散光、屈光不正等。
按照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将弱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斜视性弱视是单眼弱视。特定的一只眼睛斜视,比较容易形成弱视,如果双眼轮流偏斜。则不易形成弱视。
由于斜视眼眼位偏斜,看东西时接受的图像不同于正常眼,大脑为了避免复视或视混淆会抑制斜视眼,导致斜视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为双眼弱视,发生在双眼高度屈光不正,主要是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未及时戴镜矫正者,配戴眼镜后视力可逐渐恢复。
双眼之间的近视或远视相差150度,或者散光相差100度以上,度数高的眼睛由于眼睛内图像更模糊可以形成弱视。
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角膜白斑、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等,导致眼睛的视觉刺激被剥夺,也就是部分或者全部地阻断了图像的输入,从而形成弱视。
包括新生儿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微小眼球震颤、先天性全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