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人的视力
表现为视力减退,可伴随歪头、眯眼等动作
常见病因为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或形觉剥夺,少数为先天性因素
治疗方法一般使用屈光矫正、遮盖疗法等,必要时使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出生时情况为早产儿及低体重,有过窒息缺氧的情况。
家中有弱视、斜视及其他儿童眼病的人。
眼部手术或弱视治疗史。
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含0.8),或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并且排除其他眼部器质性病变,即可考虑为弱视。
视力检查。
外眼及眼底检查:可以排除器质性的眼底病变,如角膜混浊、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
睫状肌麻痹下验光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弱视以及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
眼球和眼位运动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斜视,一般情况下单眼内斜视容易引起弱视,特别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小度数的内斜视。
裂隙灯检查:可以排除角膜和晶体病变所导致的剥夺性因素。
在明亮对比变化下,人眼视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视标的识别能力,可作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上敏感,准确,定量地检测弱视患者视功能的指标,它不仅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的分辨能力。
单纯光刺激(F-ERG),弱视眼与正常眼的电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用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检查,则弱视眼ERG的b波波幅及后电位的振幅均降低。
国内有研究发现,斜视眼P-ERG反应下降,并认为斜视造成的视功能损害同时涉及视网膜,视中枢。
视网膜受光或特定图形刺激后产生神经兴奋,通过视路传导到视中枢,利用现代微电极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将这些电位活动记录下来,就可得出视觉诱发电位(VEP)。
多导VEPs(12~48个电极)能观察到刺激后的某一瞬时在整个头颅表面(尤其是遮盖视皮层的头颅表面)二维空间的VEPs分布和变化情况。
在此基础上将各电极采集的电位值经计算机处理,相同极性及数值的点连接起来组成VEPs的等电位图,即多导VEPs地形图,可动态,形象,直观地显示视觉刺激后的脑电活动。
所有儿童初次验光均应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6岁以下儿童初次验光应使用强效睫状肌麻痹剂,即散瞳验光。
应用投射镜检查单眼注视性质。
可用交替遮盖患儿一眼,观察其反应,如极力不耐烦或反抗则对侧眼视力低下。
再检查双眼注视能力,交替遮盖双眼,同时观察另一眼是否移动,若患儿偏向用一眼注视或根本是单眼注视者,则高度怀疑患儿为弱视。
2岁以后儿童可以识别E视力表,用单个视标与行列视标分别检查。
弱视的诊断应与近视区别,但是要注意,近视和弱视可以同时存在。
近视主要是由于在眼内的调节肌肉睫状肌过于紧张或者一些遗传性的因素造成的眼轴变长,最终引起远的地方看不清,这种一般在经过戴镜矫正后可以达到正常视力。
弱视是人体视功能发育异常的问题,常伴有斜视或高度屈光不正,通过矫正不能达到人体该年龄该有的目标视力,需进行针对性的弱视治疗。
近视仅仅是造成视力减退,在任何年龄都可以进行矫正。
弱视不仅有视力低下的情况,同时也不能进行矫正。
若发病年龄大、近期视力下降首先要和球后视神经炎区别。
有明确的视力下降病史,中毒、局部炎症、感染、全身疾病史。
临床检查瞳孔的大小极其对光直接反应的检查对于本病与球后视神经炎的鉴别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