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黏膜出现的溃疡性损伤
口腔黏膜出现圆形、椭圆形溃疡,伴明显疼痛
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精神紧张、局部创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
使用药物可以局部消炎、促进创口愈合,同时减轻疼痛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口腔溃疡也叫“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病损。
口腔溃疡表现为“黄、红、凹、痛”,即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
口腔溃疡具有自愈、自限性的特点,但是很多其它疾病可表现口腔溃疡,比如白塞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等,因此口腔溃疡如果过了半个月还未愈合,甚至出现白斑、红斑、扁平苔藓等病变,要及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发病率为10%~25%。
高发年龄为10~30岁。
女性患病高于男性,且经期前后和更年期妇女更易患口腔溃疡。
每年至少发作3次,疼痛,圆形或卵圆形,单发或多发,针尖大小至黄豆大小。溃疡剧痛者可致进食困难,并有明显的口臭。根据其表现又可分为轻度口腔溃疡、重型口腔溃疡、疱疹样口腔溃疡。
轻度口腔溃疡:常见,面积小,椭圆形,边缘发红,1~2周愈合,不留瘢痕。
重型口腔溃疡:是一种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不是很常见,溃疡面更大、更深,圆形,边缘清晰。如果面积很大,可能会出现不规则边缘。可能会非常疼痛,可能需要多达6周才能愈合,并留瘢痕。
疱疹样口腔溃疡:溃疡浅、小、数量多。不是很常见,经常在年龄较大时发病。多个针尖大小的疱疹样溃疡聚集在一起,可能会有不规则边缘,1~2周愈合,不留瘢痕。
创伤性溃疡是由于长期的机械性刺激或压迫所致的,通常由托牙、卡环、破冠、残根、尖锐牙尖或牙缘的损伤所引起。
由于外界的暴力作用、尖锐器械损伤所致的口腔溃疡也属于此范畴。
去除刺激因素后,病变通常在1~2周内痊愈。
很多疾病临床表现可见口腔溃疡,比如白塞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结核、口腔癌等。
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原发病存在的情况下,溃疡不易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