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触及或者体检发现的乳腺内结节性病变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不适等症状,或者无明显症状
病因可能为乳腺感染、脂肪坏死、纤维囊性病变以及良性或恶性结节等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可随诊观察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曾患有乳腺疾病的发病人群。
曾患有全身性疾病等病史的发病人群。
一般表现为自身可触及的乳房肿物,也可经体检发现。
一般较大的结节,医生查体可以初步给出良恶性的倾向。
对于较小的或者无法触及的结节,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
该检查是目前对于乳腺结节分级评估的主要依据。
便于观察乳腺结节的形状,囊实性,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针对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等疾病做出鉴别诊断。
为分级评估提供补充依据,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及钙化灶。
对鉴别良、恶性乳腺结节、乳腺钙化灶及发现早期乳腺癌具有一定优势。
为分级评估提供补充依据。
对微小病灶、多中心、多病灶的发现及评价病变范围有优势。
由此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怀疑恶性病灶时,可考虑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
空心针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以确定结节性质。
该项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
对于不可触及的结节,可在影像引导定位下进行。
乳腺囊性增生病
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常有一侧或两侧乳房胀痛,轻者如针刺样,可累及到肩部、上肢或胸背部。
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明显,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多见于40~45岁经产妇。
主要症状是乳头溢出血性液体,而无疼痛。
有时则可在乳晕下方触及小结节。
乳腺纤维腺瘤
青少年女性中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以20~30岁最多。
触及结节表面光滑、实质、有弹性,容易推动,活动度大。
可以数年没有变化,但少数在妊娠、哺乳期或绝经前期可以突然迅速增长。
乳腺癌
乳腺癌大都发生在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最常见的症状是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大多是患者自己在无意中发现的,少数患者可能伴有疼痛。
肿瘤侵犯库珀韧带(连接腺体与皮肤间的纤维束)使之收缩,常引起肿块表面皮肤出现凹陷,称为“酒窝症”。
肿块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使皮肤呈“橘皮状”。
少数患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乳头溢液、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另外,肿瘤转移还会引起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