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素痣(achromie nevus)又称为脱色素痣,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局限性色素脱失斑。本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生时或出生后后不久躯干、下腹、四肢近端等部位出现持续终生不变的白斑。临床上暂时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进行自体表皮移植进行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推荐专家医生
三甲名医在线
一般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皮损持续终身不退,好发于躯干或上肢、背部和臀部,其次可见于面部、颈部。表现为大小不一、局限性色素减退斑,不完全脱色,境界模糊不规则,有时边缘呈锯齿状,周围几乎没有色素增殖晕。无色素痣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及系统型。节段型沿神经节段分布,四肢多呈条状或带状。
1.本病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大多单侧沿皮节分布。在四肢可呈带状或条状。
2.皮损为局限性色素减退斑,大小不一,境界模糊不规则,边缘可呈锯齿状。白斑内毛发色素亦可减退,边缘无色素增加现象。白斑一般不会自行生长,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3.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黑素细胞数目大多正常,但其树突发育不良,多巴反应减弱,黑素体大小正常,但数目减少或消失,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体数目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