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道出现豆腐渣样分泌物,最常见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叫霉菌性阴道炎。这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1.发病机制: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在健康女性阴道内可少量寄生。当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会引发症状。常见诱因包括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
2.症状表现:除了典型的阴道豆腐渣样分泌物,还会有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不安,异常痛苦,部分患者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瘙痒症状在夜间会加重。
3.诊断方法:医生一般通过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来确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湿片法,在显微镜下寻找芽生孢子和假菌丝;真菌培养法,可明确诊断并确定菌种,对于反复发作或复杂病例意义重大。
4.治疗方式:
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勤换内裤,用过的毛巾等生活用品用开水烫洗。
药物治疗:局部用药可选择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全身用药可选择氟康唑。
5.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年轻女性:生活中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冲洗阴道,防止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性生活时注意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若发生感染,按医嘱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孕期女性: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更容易发病。治疗时应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局部用药,且必须严格遵医嘱,切不可自行用药。
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也易患此病。除了规范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抵抗力。
有糖尿病病史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定期监测血糖,积极配合治疗阴道炎,两者兼顾,才能取得更好疗效。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此类人群免疫力较低,易反复感染。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查。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期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治疗应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药物,且治疗需彻底,防止复发。因孕期阴道分泌物增多,要更加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保持外阴干燥。
2.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部分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健康。优先选择局部用药,若需全身用药,应暂停哺乳,待停药后再恢复。在此期间,要按时挤出乳汁,维持乳汁分泌。
3.幼女:外阴阴道发育不成熟,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差,若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家长自行用药。平时注意幼女外阴卫生,大小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尽早穿满裆裤,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