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液腺囊肿怎么治疗

口腔粘液腺囊肿是一种常见于下唇和舌尖侧部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多发于儿童、有结石病史或唾液分泌少的人群。其破裂后会流出透明蛋清样液体。主要由机械性外伤和唾液腺导管堵塞引发,治疗相对简单但易反复。临床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的是让粘液腺丧失分泌能力,具体如下:

一、药物治疗

通常采用碘酊。先将口腔粘液腺囊肿内的囊液抽出,然后用注射器注入2%的碘酊,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抽出碘酊。此治疗旨在破坏囊腔内的上皮细胞,使其无法分泌唾液,从而避免囊肿再次形成。

1.(1)操作步骤:先抽囊液,再注入碘酊,最后抽出碘酊。

(2)作用原理: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

二、手术治疗

手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复发率较低。医生会彻底切除发生囊肿的粘液腺,为降低复发可能,还会连带切除周边小粘液腺。术后患者预后通常良好。

1.(1)手术方式:切除发生囊肿的粘液腺及周边小粘液腺。

(2)效果:复发几率小,预后良好。

总结概况提示:口腔粘液腺囊肿好发部位明确,发病人群特定,发病原因清晰,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手术两种,各有特点和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