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鼻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鼻腔炎症: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小儿如果患上这类鼻腔炎症,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以及分泌物增多而出现鼻出血的症状。
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小儿如果长期受外界的有害粉尘刺激,或是患某些急性传染病等,就易导致鼻黏膜干燥、结痂,从而引起鼻出血。
2.鼻部损伤:
挖鼻:这是小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小儿如果经常用手指挖鼻,就容易损伤鼻黏膜,引起鼻出血。
鼻部撞击:如果小儿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是剧烈咳嗽、打喷嚏等,都可能导致鼻黏膜受损,引起鼻出血。
3.鼻中隔偏曲:
小儿鼻中隔各组成部分发育未全,形态各异,发生畸形时容易发生鼻出血。
鼻中隔穿孔:如果小儿患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时,鼻部的反复感染可致鼻中隔穿孔,由于鼻中隔前端黏膜血管丰富,且位置表浅,容易受气流及尘埃刺激,也容易发生出血。
4.鼻部肿瘤:
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良性、恶性肿瘤都可引起鼻出血,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乳头状瘤等,恶性肿瘤如鼻腔、鼻窦癌等。
5.全身性疾病:
发热:小儿发热时,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时,体温升高可导致鼻粘膜充血、肿胀,甚至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起鼻出血。
营养不良:小儿如果长期挑食、偏食,导致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缺乏,或是营养不良,都可能影响鼻黏膜的修复,引起鼻出血。
其他:某些急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肝肾功能衰竭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鼻出血。
如果小儿出现鼻出血的情况,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让小儿坐下或半躺,头略向前倾,不要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引起呛咳。
2.用手指捏住双侧鼻翼,压迫止血,一般压迫5~10分钟即可。
3.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小儿的额头或鼻部,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4.如果鼻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使用烧灼法、填塞法、血管结扎法等方法进行止血,必要时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