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症

多囊卵巢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以下是关于多囊卵巢症的一些信息:

1.症状:

月经异常:月经稀发、量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的继续,有时伴痛经。

高雄激素相关表现:多毛、痤疮是高雄激素血症最常见的表现。多毛分布呈男性型,阴毛浓密,阴蒂肥大,阴唇和肛周毳毛增多。痤疮发生率高,且常位于额、双颊、鼻唇沟、上唇、颏部,有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表现。

卵巢多囊改变:B超检查可发现卵巢增大,每平面至少有10个以上2~6mm直径的卵泡,主要分布在卵巢皮质的周边,少数散在于间质中,间质增多。

其他: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肥胖、不孕、黑棘皮症等。

2.检查:

激素测定:包括雄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胰岛素等。

超声检查:可了解卵巢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以及是否有多囊卵巢改变。

其他检查:如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疾病。

3.诊断:

临床症状:有多囊卵巢症的相关症状,如月经异常、高雄激素表现等。

激素水平:雄激素水平升高,或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素的比值升高。

超声检查:卵巢多囊改变。

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

4.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

药物治疗:

调节月经周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

降低雄激素水平:使用螺内酯、地塞米松等药物。

改善胰岛素抵抗: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其他指征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或卵巢楔形切除术。

5.注意事项:

多囊卵巢症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患者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多囊卵巢症可能会影响生育,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备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