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上皮癌的早期症状

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滋养细胞肿瘤,其既可能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也可能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恶性程度颇高,转移发生早且广泛,主要转移途径为血行播散。

一、临床表现:在葡萄胎排空后或者流产、足月产后,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流血量不定。同时往往伴有卵巢黄素化囊肿,还会呈现假孕症状,像乳房增大、乳头和乳晕着色以及恶心、呕吐等情况。

二、转移途径及部位:其转移发生通常较早,主要通过血液进行播散,少部分会经淋巴转移或直接转移。主要的转移部位为肺,也可能出现阴道转移、肝转移、脑转移等。此外,还有少数会有脾脏、肾脏、膀胱、消化道、骨等部位的转移。

三、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其中血HCG水平是主要诊断依据,还需结合彩超、X线、CT等来综合判断。

四、治疗:主要采取化疗手段,手术和放疗也具有一定辅助作用。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等。手术主要充当辅助治疗,用于控制大出血以及切除病灶等;放疗主要适用于肝脏、脑转移患者。

总之,绒毛膜上皮癌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转移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需要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