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能用几年

一、种植牙的整体使用寿命

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在良好的维护情况下,种植牙可以使用10-30年甚至更久。有研究表明,约90%的种植牙在使用10年后仍能正常行使功能。

(一)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1.口腔卫生状况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清洁相对较难,如果口腔卫生差,菌斑、牙石容易堆积,会增加种植牙周围炎的发生风险,从而影响种植牙寿命。例如,儿童若不能有效刷牙、使用牙线等,菌斑长期刺激种植牙周围组织,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炎,使种植牙过早松动脱落。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每天刷牙次数少于2次、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会导致种植牙周围菌斑积聚。研究发现,口腔卫生不良的成年人,种植牙5年成功率会明显低于口腔卫生良好者。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肌肉力量减弱、唾液分泌减少等情况,也会影响口腔卫生维护。若老年人不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同样会增加种植牙周围病变的几率,影响种植牙使用寿命。

2.全身健康状况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种植牙周围组织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扩散,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缩短种植牙寿命。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高于正常水平,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下降,对种植体周围感染的抵御能力减弱,会加速种植牙的失败。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病情不稳定,在种植牙手术及后续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应激反应等导致病情波动。而且部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等,间接影响种植牙的稳定性和寿命。比如一些抗凝药物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影响种植手术的效果,进而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

(二)种植体及修复体相关因素

1.种植体系统

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种植体其设计、材质等有所差异,使用寿命也会不同。一些经过长期临床验证、质量可靠的种植体系统,其使用寿命相对更有保障。例如,某些国际知名品牌的种植体,由于其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先进,与骨组织的结合更好,在长期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高的存活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修复体的制作精度

修复体制作精度高,与种植体及天然牙的适配性好,能更好地分散咬合力,减少种植体周围的应力集中。如果修复体制作精度差,会导致咬合力分布不均,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加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缩短种植牙寿命。比如全瓷修复体制作精度高时,能更均匀地传递咬合力到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而如果制作精度低,可能会在咀嚼过程中造成种植体受力不均,引发种植体周围病变。

二、延长种植牙使用寿命的措施

1.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儿童: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协助儿童正确刷牙,使用儿童专用牙线等清洁工具,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洁治,去除菌斑和牙石。

-成年人: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饭后及时漱口,定期(每6-12个月)到口腔诊所进行专业洁治和口腔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可使用电动牙刷等辅助清洁工具,保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对于有口腔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治疗,控制全身疾病对口腔的影响。

2.控制全身疾病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方案,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在进行种植牙手术前,要确保血糖控制稳定,术后也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保持口腔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药物,保持病情稳定。在种植牙手术前,要将病情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手术风险,术后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3.定期口腔检查

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定期(每6-12个月)到口腔诊所进行口腔检查,包括种植牙周围的X光检查,了解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以及口腔其他牙齿、牙龈等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如发现种植体周围有轻微炎症等情况,可及时进行局部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