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是什么

冷球蛋白是指在血浆温度降至4到20度时会发生沉淀或呈胶冻状,而当温度回升至37度时又能溶解的一类球蛋白。正常血清中仅含极少量冷球蛋白,若其浓度超过100毫克每升则称为冷球蛋白血症。血清冷球蛋白增高且常伴有肾小球疾病时,被称为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冷球蛋白血症有三种基本类型,其中肾损害多见于3型冷球蛋白血症,症状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人会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慢性肾损害多见于2型冷球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肾病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后期可发展至慢性尿毒症。

一、冷球蛋白的定义:

冷球蛋白是在特定温度条件下有特殊表现的一类球蛋白。

二、冷球蛋白血症的界定:

当血清中冷球蛋白浓度超过100毫克每升时就形成冷球蛋白血症。

三、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

1.血清冷球蛋白增高并伴有肾小球疾病时出现。

2.3型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症状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部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3.2型冷球蛋白血症慢性肾损害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等,可发展至慢性尿毒症。

总的来说,这段内容详细阐述了冷球蛋白及其相关病症的特点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