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可能因好奇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吞咽导致异物感,如硬币、小玩具等;老年人食管蠕动功能减退,可能出现食物团块停滞感,这与食管肌肉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有关。
生活方式:进食过快、囫囵吞枣时,未充分咀嚼的食物可能会刺激食管黏膜,产生异物感。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人群,食管黏膜长期受到刺激,也更容易出现吞咽异物感。
(二)病理性因素
食管疾病
-食管炎: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食管黏膜炎症、水肿,患者会感到吞咽异物感,同时可能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约有60%-70%存在吞咽异物感。
-食管良性肿瘤:如食管平滑肌瘤,肿瘤生长在食管内,占据一定空间,会导致食管腔狭窄或刺激食管壁,从而引起吞咽异物感,肿瘤较小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增大,症状会逐渐加重。
-食管癌:早期食管癌可能仅表现为吞咽异物感或胸骨后不适,中晚期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食用亚硝胺含量高的食物、吸烟、饮酒等,据统计,我国食管癌患者中出现吞咽异物感作为首发症状的占一定比例。
其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累及吞咽中枢时,会影响食管的正常蠕动功能,导致吞咽困难和异物感。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病变,食管蠕动减慢,也常出现吞咽异物感等吞咽障碍表现。
-甲状腺疾病:巨大甲状腺肿可压迫食管,使食管腔变窄,患者出现吞咽异物感,同时可能伴有颈部肿物、呼吸困难等表现。
二、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的评估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年龄:儿童要了解近期是否有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的情况;老年人要询问既往食管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
生活方式:了解进食习惯、吸烟饮酒史、职业暴露等情况,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的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需要询问相关职业接触史。
症状特点:询问吞咽异物感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是否伴有疼痛、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其他症状。
(二)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检查,如体温、血压、心率等,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颈部检查:检查甲状腺大小、形态,有无肿物,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甲状腺疾病可能导致吞咽异物感,通过颈部检查可初步筛查。
胸部检查:听诊肺部呼吸音,检查胸部有无压痛等,了解肺部及胸部食管周围组织情况。
(三)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食管镜:是诊断食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发现食管内的异物、炎症、肿瘤等病变。对于怀疑食管病变导致吞咽异物感的患者,食管镜检查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胃镜:除了观察食管外,还能同时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对于食管-胃连接部病变引起的吞咽异物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检查:通过患者吞咽钡剂,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黏膜形态、有无充盈缺损等,有助于发现食管占位性病变等。对于不能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X线钡餐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初步筛查方法。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有无食管外肿物压迫食管,以及食管癌有无周围组织侵犯、转移等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分期有重要意义。
三、吞咽异物感食道异物感的处理原则
(一)生理性因素相关情况的处理
年龄相关:儿童出现吞咽异物感怀疑有异物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确定异物位置,由专科医生通过内镜等手段取出异物。老年人因进食过快等导致的短暂异物感,应建议其调整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生活方式相关:对于因生活方式导致的吞咽异物感,应劝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等。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建议逐渐减少饮酒量,直至戒酒,以减轻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二)病理性因素相关情况的处理
食管疾病
-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食管黏膜炎症。对于食管良性肿瘤,较小的肿瘤如果无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较大的肿瘤或有症状的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食管癌:早期食管癌可通过手术切除,中晚期食管癌则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评估手术可行性。
其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患者需要针对脑梗死进行相应治疗,如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同时对于吞咽障碍可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帕金森病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帕金森症状,对于吞咽障碍可采用调整药物剂量、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等方法改善吞咽异物感等症状。
-甲状腺疾病:巨大甲状腺肿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异物感时,通常需要手术切除甲状腺肿,解除对食管的压迫。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出现吞咽异物感时,家长要高度重视,避免自行处理,因为不当处理可能导致异物损伤食管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原因是儿童的食管比较娇嫩,异物可能造成食管穿孔等严重后果。
(二)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吞咽异物感时,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应及时就医,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进行内镜检查等操作时要充分评估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由于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要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影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