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出现急性循环障碍所引发,通常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9到11毫米进入视神经处作为界限,在临床上可分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因睫状后动脉循环障碍致使视盘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视盘急性缺血、缺氧以及水肿。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则是筛板后至视交叉间的视神经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因缺血而造成视神经功能受损的疾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发于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一旦患者出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就应当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且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
一、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定义:
是视神经营养血管的急性循环障碍引起的。
二、界限划分:
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9到11毫米进入视神经处为界。
三、分类:
1.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原因:睫状后动脉循环障碍。
(2)后果:视盘供血不足,引发视盘急性缺血、缺氧、水肿。
2.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1)范围:筛板后至视交叉间的视神经血管。
(2)影响:因缺血导致视神经功能损害。
四、发病群体和常见原因:
多发于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是常见原因。
五、治疗方法:
针对病因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总结:文章主要阐述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定义、界限、分类、发病群体与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等要点,强调了这种病变的特征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