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的诊断标准为骨折后至少九个月未进一步愈合且已有三个月,但该标准并非适用于所有骨折。长骨干骨折愈合需较长时间,至少六个月内不能视为骨不连,有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时需具体分析,股骨颈骨折一般愈合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不同部位愈合时间不同,诊断标准也不能统一。诊断骨不连可通过临床症状,查看骨折断端有无异常活动、疼痛、压痛或传导痛,X片要注意骨质疏松程度、断端硬化、萎缩、髓腔封闭或假关节形成等情况。骨不连分为肥大性、萎缩性、感染性三种,成因不同。肥大性骨不连因骨折断端稳定性差,可增加其稳定性;萎缩性骨不连因骨折断端成骨因素不足,可通过植骨促进成骨因素来促进愈合;感染性骨不连需去除感染因素以创造愈合条件。
一、骨不连诊断标准:
1.通常骨折九个月未进一步愈合且已有三个月可诊断,但有例外情况。
(1)长骨干骨折愈合时间长,至少六个月内不能轻易诊断。
(2)股骨颈骨折愈合一般需六个月以上。
二、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方面,关注骨折断端情况及疼痛表现等。
2.X片要观察多个方面的特征。
三、骨不连分类及应对:
1.肥大性骨不连,由骨折断端稳定性不好导致,可增强稳定性。
2.萎缩性骨不连,因成骨因素不足,可植骨促进。
3.感染性骨不连,需去除感染因素来帮助骨折愈合。
总结:骨不连的诊断需考虑多种因素,不同部位有不同标准,诊断时要综合临床症状和X片等,骨不连有不同分类及相应成因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