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通过内外疗法医治疝气。内服治疗依辨证论治实施,像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等,外用治疗涵盖热敷、外涂药物等。疝气指体内脏器向体表外突出形成肿块,常见于腹股沟及阴囊处。中医治疝气通常难达根本疗效,不愿手术者可借此改善症状。
一、内服治疗:
1.肝郁气滞型:阴囊偏坠胀痛,恼怒时加剧,伴胸闷、食少、苔白脉弦。以疏肝理气、消肿止痛为主,常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2.寒滞肝脉型:阴囊肿痛,白天脱出、夜晚回纳。以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要,常以暖肝煎医治。
3.中气下陷型:阴囊偏坠、肿胀疼痛,时上时下,站立脱出、卧位回纳,伴头昏乏力、苔白、脉虚无力。以益气举陷、理气止痛为主,常用补中益气汤。
二、外用治疗:
1.热敷:可用香附蜀椒散炒热外敷,或拌湿炒黄后用消毒纱布包裹,于命门、天枢、关元、气海、阿是穴等穴位或腹股沟处温热外敷。
2.外涂药物:将天台乌药散放长方形布带中置于神阙穴,外用绷带绕腹固定;或把川芎、枳壳、吴茱萸等研末装入小布袋,压迫疝环处再用腹带固定。
3.疝气治疗袋:用黄芪、升麻、沉香、小茴香、川楝子、吴茱萸、延胡索、冰片等制成,用于治疗疝气。
4.针灸:可针刺大敦、三阴交、归来等穴位,配合隔蒜灸;也可取双侧大敦、中封、太冲、三阴交、阴陵泉,用艾条靠近穴位熏灼,同时可配合敷药。
此外,中医还可通过食疗法,如服荔枝粥、橘核茴香粉等缓解症状。
总结:中医内外疗法可用于疝气治疗,包括多种内服方剂和外用手段,还可结合食疗,对不愿手术者可改善症状,但通常难以实现根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