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下腹部疼痛什么原因

一、泌尿系统疾病

1.膀胱炎

-病因及机制: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女性尿道短易致细菌逆行感染,男性也可因结石、梗阻等引发。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侵入膀胱黏膜,引起炎症反应。

-症状表现:男性下腹部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可出现血尿。例如,急性膀胱炎患者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每小时可排尿数次至十数次,尿液混浊。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病,男性因生理结构相对女性更易发生梗阻等情况而增加患病风险,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膀胱炎。生活方式上,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会增加患病几率。

2.尿道炎

-病因及机制:不洁性生活、局部卫生不良等可致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尿道,引发炎症。病原体侵袭尿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

-症状表现:男性下腹部疼痛可伴有尿道刺痒、烧灼感,尿道口有分泌物,晨起时可见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有时为脓性分泌物。

-年龄性别因素:中青年男性性生活活跃者易患,不良性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生活中不注意外生殖器清洁也易发病。

3.输尿管结石

-病因及机制:肾脏结石下移至输尿管,造成输尿管梗阻。结石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输尿管痉挛,导致下腹部剧烈疼痛。

-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多为绞痛,疼痛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结石较小在输尿管移动时,疼痛呈阵发性,患者疼痛难忍,坐立不安。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男性均有发病可能,男性相对女性因输尿管解剖等因素有一定患病差异,长期饮水少、饮食中高钙等人群易患结石。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前列腺炎

-病因及机制: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非细菌性炎症(如前列腺充血、尿液反流等)均可引起前列腺炎。病原体感染前列腺组织,导致前列腺炎症反应,引起前列腺肿胀,刺激周围神经。

-症状表现:男性下腹部疼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部分患者可出现会阴部、阴囊部不适,严重时可影响性功能和生育功能。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性生活不规律、久坐、长期憋尿等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老年男性也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继发前列腺炎。

2.肠道疾病

-急性肠炎

-病因及机制:饮食不洁,如食用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细菌、病毒感染肠道,引起肠道黏膜炎症。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引起下腹部疼痛。

-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泻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等。例如,食用变质食物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发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病,不良饮食习惯是主要诱因,如暴饮暴食、食用生冷辛辣食物等。

-乙状结肠扭转

-病因及机制:乙状结肠过长、系膜过长等解剖因素,加上突然改变体位、剧烈运动等诱因,导致乙状结肠扭转,肠腔梗阻,肠壁缺血、缺氧,引起下腹部疼痛。

-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伴有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

-年龄性别因素: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发生,长期便秘、有乙状结肠解剖异常等情况者风险较高。

三、其他疾病

1.腹股沟疝

-病因及机制:腹股沟区存在薄弱区域,腹腔内器官(如肠管等)通过薄弱区突出至皮下形成疝。当疝内容物嵌顿或绞窄时,会引起下腹部疼痛。

-症状表现:下腹部可触及可复性肿块,当发生嵌顿或绞窄时,肿块不能回纳,伴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病,老年男性因腹壁肌肉萎缩等因素更易患腹股沟疝,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

2.睾丸附睾炎

-病因及机制: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经输精管逆行感染睾丸、附睾,或经血液循环感染。炎症导致睾丸、附睾肿胀、疼痛。

-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可伴有阴囊部红肿、疼痛,睾丸、附睾肿大,触痛明显。例如,急性附睾炎患者阴囊皮肤红肿,睾丸附睾肿大,疼痛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

-年龄性别因素:中青年男性多见,不洁性生活、局部卫生不良等是诱因,儿童也可发病,多因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附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