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是一种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1)感染引起的具有极高致盲性的感染性角膜炎。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一、HSK的相关情况
1.天然宿主:人类是HSV-1的唯一天然宿主,其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染。
2.发病率: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50/10万。
3.血清阳性率:正常成人HSV-1血清阳性率为90%。
4.潜伏情况:由于HSV-1具有嗜神经性,几乎成人三叉神经节内均有HSV-1潜伏,且角膜组织可能因潜在神经嵴源性成为HSV-1另一潜伏和复发源地。同时,角膜上皮基底膜和浅基质层内分布着丰富神经纤维,嗜神经性的HSV-1感染角膜后会出现典型角膜病损形态,并导致角膜知觉减退。
二、HSK的感染类型
1.原发感染:常见于幼儿,眼部表现主要为滤泡性结膜炎、膜性结膜炎等,同时可能存在唇部和头面部的皮肤感染。
2.复发感染:在病变早期可能有轻度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或无明显症状,会不定时反复发作,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经期或过度疲劳等诱因。
三、HSK的诊断方法
利用荧光素钠染色可更清楚辨别上皮型角膜病变的典型形态,角膜知觉检查也是诊断病毒性角膜炎的有力依据,推测是因HSV-1感染角膜后沿角膜神经纤维分布从而导致角膜知觉减退。
四、HSK的临床类型和病程分期
1.临床类型:根据病变累及的深度分为上皮型(点状、树枝状、地图状)、基质型(浅中基质型、深基质型)和内皮型。
2.病程分期:根据病程变化分为活动期、稳定期、晚变期。
总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眼部疾病,需要对其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便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