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糖尿是指由于肾小管再吸收能力减低或肾小球通透性增高,使得肾糖阈降低,即便血糖糖耐量正常,尿中也会出现糖尿。肾性糖尿病患者不管是空腹还是餐后,任何一次尿标本都含有糖,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均正常,尿糖测定定性的多少与血糖高低无关,尿糖也不受饮食和胰岛素影响,同时不存在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一、一般肾性糖尿可因先天性或获得性原因导致肾脏近曲小管损害,致使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下降。
1.先天性原因可能与生俱来,给患者带来此种情况。
2.获得性原因则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近曲小管受损。
二、因肾糖阈降低而出现糖尿时,常常还伴有氨基酸尿、碳酸盐以及尿酸等重吸收障碍。
1.氨基酸尿意味着尿液中氨基酸含量异常。
2.碳酸盐重吸收障碍会影响碳酸盐在体内的正常代谢。
3.尿酸重吸收障碍可能导致尿酸代谢方面的问题。
三、肾病型慢性肾炎有时会因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而产生糖尿,肾性糖尿可能是无害的,患者不必过于紧张。
总之,肾性糖尿有其特定的表现和原因,虽然可能出现糖尿,但在一些情况下并无大碍,患者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