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肾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细菌、病毒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等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攻击感染部位。如果免疫反应过度,就可能导致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如肺炎支原体、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后也可引起急性肾炎。
2.免疫因素:某些人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肾脏组织,导致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肾脏,导致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还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3.遗传因素:某些肾炎具有遗传倾向。
遗传性肾炎:又称Alport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常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
薄基底膜肾病:常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也可伴有蛋白尿。
4.药物、毒物:某些药物、毒物可损害肾脏,导致肾炎。
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引起肾毒性,导致肾小管损伤。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肾损害。
重金属:如汞、铅等,可通过职业暴露或环境污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肾脏损害。
5.其他疾病:某些疾病可导致肾炎,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可导致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高血压肾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引起肾功能不全。
如果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