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效降低层面
过期的膏药其内部有效药物成分会随时间发生降解等变化,无法保证能发挥正常的治疗功效,比如原本用于缓解疼痛、消肿等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贴用后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无法对相应病症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安全性风险层面
1.材质变质风险:膏药的基质等材质可能在过期后发生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如黏性改变、质地变硬或变软等,不仅影响贴敷的舒适度,还可能导致贴敷不稳固等情况。
2.细菌滋生风险:过期后膏药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贴敷于皮肤后,这些微生物可能侵入皮肤,引发皮肤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尤其是对于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如婴幼儿皮肤薄嫩、老年人皮肤新陈代谢减缓等,感染风险更高。
3.过敏反应风险:过期可能导致膏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性等,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贴敷部位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等,即使是一般人群,使用过期膏药也可能增加过敏发生的概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角质层薄、屏障功能不完善,过期膏药引发过敏、感染等问题的风险相对更高,应绝对避免使用过期膏药,以防止对儿童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皮肤老化、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等情况,使用过期膏药时,更易因膏药变质等问题出现皮肤不适,如过敏、感染等,需特别留意,确保使用的膏药在有效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