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一)饮水习惯
年龄方面:儿童肾脏浓缩功能尚未完善,若睡前大量饮水,可能出现夜尿多;老年人夜间口渴感觉减退,若不自觉大量饮水,也易导致夜尿增多。性别差异不大,但女性在特殊时期如妊娠期,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膀胱,即使睡前少量饮水也可能夜尿多。生活方式上,白天摄入过多含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等)或大量饮酒,酒精有利尿作用,会使夜间排尿次数增加。
(二)季节因素
冬季气温较低,人体皮肤出汗减少,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夜尿相对增多,这是正常的生理调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根据气温适当调整夜间饮水量即可。
二、病理性因素
(一)泌尿系统疾病
1.前列腺疾病
-男性中老年常见的前列腺增生,由于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患者会出现尿频、夜尿多的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夜尿次数逐渐增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前列腺炎也可能引起夜尿多,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炎症刺激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刺激膀胱颈部,引起尿频、夜尿频繁,同时可能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
2.膀胱疾病
-膀胱结石或膀胱肿瘤,膀胱结石会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引起夜尿多,还可能伴有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膀胱肿瘤会破坏膀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出现夜尿增多,血尿也是常见表现之一。
-膀胱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炎,如细菌感染、放射性膀胱炎等,炎症刺激使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出现尿频、夜尿多,急性膀胱炎还常伴有尿急、尿痛,尿液可能浑浊。
(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经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其中夜尿多是常见症状之一。同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影响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也会加重夜尿多的情况。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需严格控制血糖来改善症状。
2.尿崩症
-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夜尿多表现明显,患者24小时尿量可多达5-10升,且口渴明显,大量饮水。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需通过相关激素检测等明确诊断。
(三)心功能不全
老年人常见的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夜间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使肾脏灌注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同时钠水潴留,导致夜尿增多。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除夜尿多外,还伴有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
(四)肾脏疾病
1.慢性肾盂肾炎
-多见于女性,是肾盂肾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出现夜尿多,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逐渐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伴有腰酸、乏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细菌等。
2.慢性肾衰竭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晚期引起的肾功能减退,肾脏的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多,早期夜间排尿2-3次,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夜间排尿次数更多,同时伴有乏力、食欲减退、水肿等多种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肾脏病史的人群易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