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胸部靠近腋下时不时隐隐作痛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解释

(一)肌肉骨骼问题

1.肋软骨炎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少年和青壮年相对多见。其发病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等有关。比如胸部受到轻微碰撞或长期伏案、剧烈运动等导致肋软骨发生炎症反应,就会引起左边胸部靠近腋下隐隐作痛,疼痛可能会在活动、深呼吸时加重。

-生活方式:长期不良姿势,如含胸、驼背等,会增加肋软骨的压力,诱发肋软骨炎;频繁的上肢剧烈运动,像过度的扩胸运动等,也容易损伤肋软骨引发炎症。

2.肌肉拉伤

-年龄: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年轻人因运动强度较大时易出现。比如运动时姿势不当、突然的剧烈扭转胸部肌肉等情况,可能导致胸部靠近腋下的肌肉拉伤,从而引起隐隐作痛,疼痛在肌肉活动时会明显感觉加重。

-生活方式:突然增加运动量、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肌肉拉伤。

(二)呼吸系统问题

1.胸膜炎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结核性胸膜炎在中青年中相对多见。其病因多为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累及胸膜),结核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当胸膜发生炎症时,会出现左边胸部靠近腋下隐隐作痛,疼痛往往与呼吸相关,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剧。

-病史:有结核病史的人群,患结核性胸膜炎的风险较高;有肺炎病史的患者,也可能因炎症蔓延累及胸膜引发胸膜炎。

2.肺部疾病

-年龄:不同肺部疾病好发年龄不同,如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肺部肿瘤、肺炎等疾病可能累及胸膜或周围组织,导致左边胸部靠近腋下隐隐作痛。例如肺癌时,肿瘤侵犯胸膜或周围组织,可引起胸部相应部位的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是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吸烟会损伤肺部组织,降低肺部免疫力,增加患病风险。

(三)心血管系统问题

1.冠心病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女性。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左边胸部靠近腋下的疼痛可能是心绞痛的表现之一,疼痛一般呈压榨性、闷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疼痛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在3-5分钟,发作常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有关。

-病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有家族冠心病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二、需要进行的检查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检查胸部靠近腋下区域的肌肉、骨骼情况,触摸有无压痛、肿块等;还会听诊心肺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呼吸音异常或心脏杂音等情况。

(二)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肺部、骨骼等情况,如是否有肺部炎症、骨骼有无明显病变等。但对于一些细微的病变可能显示不清晰。

-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胸膜情况以及肋骨、肋软骨等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肺部肿瘤、胸膜炎、肋软骨炎等病变。

-心电图:对于怀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心肌缺血等情况,辅助诊断冠心病等。

2.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感染。

-心肌酶谱:对于怀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判断心肌是否受损。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怀疑肺部肿瘤,可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辅助诊断肺癌等。

三、应对建议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

-对于肌肉骨骼问题引起的疼痛,充分休息是很重要的。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让受损的肌肉、肋软骨等有恢复的时间。比如因肌肉拉伤引起的疼痛,休息可以减少肌肉的进一步损伤,促进修复。

-对于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问题,适当休息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减轻身体的负担。

2.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都要保持挺胸收腹的正确姿势,避免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减少对胸部肌肉、骨骼和内脏的不良影响。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有助于预防肌肉骨骼问题和保持心肺功能健康。

(二)及时就医

如果左边胸部靠近腋下隐隐作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加重、咯血、心悸、头晕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等)的人群,更要重视这种疼痛情况,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