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润色和拓展后的内容:
一、初次面诊情况
3月的某天,我在门诊值班时李女士前来就诊。她自述口唇、手背部皮肤瘙痒已有5天,起初仅为皮肤瘙痒,之后出现椭圆形红斑且颜色鲜红,每次都是在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出现且在同一部位。我让其进行血常规、总IgE、过敏原检测等相关化验,结果血常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升高,总IgE呈阳性。综合症状与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固定性药疹”。
二、治疗经过详情
向患者说明病情与药物过敏有关,仔细询问近期用药情况后得知具体致敏药物。首先叮嘱停止服用该过敏药物,同时给予盐酸苯海拉明肌肉注射以缓解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局部皮肤使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止痒消炎,若伴有糜烂渗液则进行湿敷。先开3天药物,嘱咐规范用药,观察瘙痒症状是否缓解及口唇、手背部皮疹消退情况,严禁再服用过敏药物,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海鲜等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三、治疗效果描述
经口服抗过敏药物及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后,患者表示口唇、手背处瘙痒减轻,红斑范围缩小、颜色变浅。治疗3天后复诊,嘱咐继续提前用药治疗。之后患者未再诉皮肤瘙痒,口唇、手背处红斑消退,复查血常规、总IgE未见明显异常,此次治疗患者较为满意。在随后2个月随访中,患者自诉未再服用致敏药物,未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症状且未复发。
四、注意事项强调
1.要加强对五官及皮肤黏膜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牢记引发过敏的致敏药物,杜绝接触以防再次过敏。
2.保持被服及病衣清洁、干燥、平整,鼓励多饮水促进药物排出,经常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3.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食物过敏史以防交叉过敏反应。
4.对于皮肤瘙痒部位切勿搔抓以免抓破导致疼痛及增加伤口感染风险,尽量不用刺激性洗浴或护肤品,穿宽松透气衣物减轻对皮肤摩擦刺激。
五、个人感悟总结
固定性药疹特点是先局部瘙痒后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颜色鲜红或紫红色,且每次服同样药物常在同一部位发生药疹。李女士服药后出现皮肤瘙痒及椭圆形红斑,经抗过敏及局部治疗后症状减轻。
1.首先要强化对固定性药疹的认识,明确其诱因与危害,注意规避诱因。
2.其次要做好预防工作,禁止接触致敏药物以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