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症状表现
(一)便血
多数痔疮患者会出现便血情况,一般为排便后点滴状出血,血液颜色鲜红,与粪便不混合,这是因为排便时粪便摩擦痔核表面的血管导致破裂出血。例如,内痔患者较常见此类表现,当粪便通过直肠时,对痔核部位的血管产生挤压或摩擦,致使血管破损出血。
(二)疼痛
不同类型的痔疮疼痛表现有所差异。炎性外痔患者会有明显的肛门坠胀疼痛,且在排便、行走、坐位等时疼痛可加重;血栓性外痔则表现为肛门部突发的剧烈疼痛,可摸到肛门周围有暗紫色的肿物,触感较硬。
(三)瘙痒
痔核脱出时会刺激肛周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长期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不适。患者会感觉肛门周围有异物感,总是有瘙痒感,忍不住想要搔抓。
(四)痔核脱出
初期内痔患者的痔核在排便时可能会脱出肛门外,但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痔核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肛门有肿物脱出,行动或坐立时都会有异物感。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感觉体现
(一)孕妇
孕妇由于孕期盆腔静脉回流受阻,且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血管,更容易患上痔疮。其感觉可能更为明显,除了常见的便血、痔核脱出等症状外,还可能因腹部压力增大,导致痔疮症状加重,出现更剧烈的疼痛、更频繁的痔核脱出等情况,且由于孕期身体状况特殊,对痔疮相关不适的耐受可能相对较低。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痔疮病情。老年人患痔疮时,可能会出现痔核脱出后不易回纳的情况更为常见,且疼痛感觉可能相对不那么剧烈,但会长期受肛门不适困扰,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
(三)久坐、便秘人群
长期久坐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由于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引发痔疮。他们会感觉肛门坠胀感明显,长时间坐着后这种坠胀感会加重,而且便秘时排便用力会进一步加重痔疮的不适,如便血增多、疼痛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