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因素
(一)尿道炎
1.致病原因: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容易被细菌污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等。性生活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性生活时可将周围细菌带入尿道引发感染。
2.年龄与性别因素: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频繁,发病率较高。
(二)阴道炎累及尿道
1.致病原因:如细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等。阴道炎的病原体可蔓延至尿道,引起尿道痛。例如,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阴道毛滴虫可侵犯尿道,导致尿道炎症反应。
2.生活方式因素:不注意外阴清洁、长期使用卫生护垫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滋生细菌,增加阴道炎及尿道感染的风险。
(三)性传播疾病
1.致病原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多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出现尿道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年龄与性别因素:性活跃的中青年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尿道结石
1.致病原因:尿道结石可由肾脏或膀胱结石排入尿道所致。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尿道痛,疼痛可呈刺痛或胀痛,还可伴有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相对男性尿道较窄,更易发生结石嵌顿。
(二)尿道损伤
1.致病原因:性生活时过于粗暴、医疗器械检查(如尿道镜检查)等可引起尿道损伤,导致尿道痛。损伤较轻时可能仅有尿道刺痛,严重时可出现尿道出血、排尿困难等。
2.生活方式因素:不恰当的性生活方式或医疗操作不规范等可增加尿道损伤风险。
(三)过敏反应
1.致病原因:女性接触某些过敏原,如使用过敏的卫生用品、避孕套等,可引起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的过敏反应,出现尿道痛、瘙痒等症状。
2.个体差异因素:过敏体质的女性更容易发生此类情况。
(四)尿道肉阜
1.致病原因: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尿道肉阜是尿道外口的良性息肉样组织,可引起尿道痛、接触性出血等症状。
2.年龄因素:主要发生于绝经后的女性。
(五)膀胱过度活动症
1.致病原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膀胱感觉过敏、尿道肌肉功能异常等有关。患者可出现尿急、尿频、尿道痛等症状,常伴有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