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7.3会被隔离吗

体温超过37.3℃是否需要隔离,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若非感染性疾病导致,通常无需隔离;但若由感染性疾病引发,往往需要隔离,具体要依患者实际状况判断。正常人体温通常在36~37.3℃,多低于37.3℃,体温超37.3℃表明机体有发热现象。

一、若发热由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引起,一般不用隔离。因为这些情况不具传染性,通常经自身治疗可缓解,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影响。

1.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可通过抗菌药物等进行治疗。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发发热,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治疗。

3.肿瘤性疾病如某些恶性肿瘤,可能伴有发热,需采取针对性的抗肿瘤措施。

二、但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性疾病导致,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需进行相应处置或隔离。若体温超37.3℃处于疾病发作期,通常传染性较强,必须进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否则易传染他人,危害健康。

1.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等传播。

2.隔离期间要做好监测和对症治疗等工作。

总之,体温超37.3℃时是否隔离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病因等因素,以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