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盘因素
1.胎盘前置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胎盘前置。这是怀孕6个多月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妊娠中晚期,随着子宫下段逐渐伸展,胎盘前置部分的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分离,导致出血。超声检查是诊断胎盘前置的主要方法,可明确胎盘位置。对于孕妇来说,胎盘前置可能与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史有关,多次宫腔操作会损伤子宫内膜,使得胎盘为了摄取足够营养而附着于子宫下段。
2.胎盘早剥
-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发病急,进展快。其发生可能与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等)、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受到撞击、外倒转术等)、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有关。胎盘早剥时,胎盘剥离面会有出血,血液可渗透至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纤维收缩,进而导致更多出血,孕妇可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通过超声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胎盘早剥。
二、宫颈因素
1.宫颈病变
-怀孕6个多月时,如果孕妇本身有宫颈息肉,息肉组织比较脆弱,在子宫增大、子宫血流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出血。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长期的炎症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此外,宫颈炎症也可能导致宫颈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容易引起出血。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宫颈息肉或宫颈炎症的表现,如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等。孕妇如果有既往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切术等,也可能导致宫颈局部组织在妊娠中晚期出现出血情况,因为手术瘢痕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受到激素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三、子宫因素
1.子宫畸形
-孕妇如果存在子宫畸形,如双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可能导致妊娠后子宫肌层发育不协调等情况,从而引起出血。例如,纵隔子宫会使子宫腔的形态改变,妊娠囊着床后,子宫为了适应妊娠的需要进行伸展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的出血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可以初步判断子宫是否存在畸形。
2.子宫破裂
-虽然怀孕6个多月发生子宫破裂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发生的可能。子宫破裂多发生于有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史)的孕妇,子宫瘢痕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增大,张力增加,可能会发生破裂。子宫破裂时,孕妇会出现剧烈腹痛,随后出现阴道流血,同时可能伴有胎心异常等情况。超声检查等可以帮助诊断子宫破裂。
四、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孕妇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怀孕6个多月出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孕妇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阴道流血等情况。孕妇可能有皮肤紫癜、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的表现,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可以发现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等情况。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可能影响孕妇的凝血功能,导致妊娠中晚期出现出血症状。
2.严重感染
-孕妇如果发生严重感染,如绒毛膜羊膜炎等,炎症可能会刺激子宫,导致子宫收缩,进而引起出血。感染可能是由于孕妇自身抵抗力下降,细菌等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等部位引起。孕妇可能伴有发热、子宫压痛等表现,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以发现感染相关指标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怀孕6个多月出血是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的情况,孕妇一旦出现阴道出血,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孕妇来说,在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有既往病史,如多次流产史、宫颈手术史等,要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在孕期进行更密切的监测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