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肠炎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

腺病毒性肠炎病人以及无症状的携带病毒人群,其病毒可能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少数还可经呼吸道传播。感染高峰年龄为五岁以下儿童,尤其是两岁以下婴儿。病后免疫持续时间长,且免疫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强。腺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流行季节不明显,托幼单位易流行,医院内感染率较高。腺病毒性肠炎主要指腺病毒40型及41型,这两型腺病毒主要侵袭小肠引发胃肠炎而得名,其形态与普通腺病毒相同,腺病毒31型也能引起腹泻,WTO已确认腺病毒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二病源。

一、传播途径:

1.粪口途径:腺病毒性肠炎病人和无症状携带病毒者的病毒可从粪便排出,从而进行传播。

2.呼吸道途径: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二、感染人群:

1.年龄特点:感染高峰年龄为五岁以下儿童,两岁以下婴儿尤其易感染。

2.免疫情况:病后免疫持续时间长,且免疫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三、流行情况:

1.全球分布:腺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2.季节特征:流行季节不明显。

3.特定场所:托幼单位容易流行,医院内感染率高。

四、相关病症:

1.主要病症:腺病毒性肠炎主要由腺病毒40型及41型引起,因侵袭小肠导致胃肠炎。

2.其他相关:腺病毒31型也可引起腹泻。

五、病源认定:WTO已确认腺病毒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二病源。

总之,腺病毒性肠炎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感染人群、流行特点及相关病症等,且已被认定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