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停搏诊断标准

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导致心脏跳动停止或显著减慢。以下是窦性停搏的诊断标准:

1.心电图表现:

窦性停搏是指在正常的P-QRS-T波群中,出现长间歇,无P波或P波与QRS波群无关。

间歇时间通常较长,可超过2秒。

间歇后可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2.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黑矇、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3.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

某些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能导致窦房结功能异常。

4.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窦性停搏的主要方法。

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的窦性停搏。

还可进行阿托品试验、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等辅助检查。

5.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或有晕厥史的患者,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

药物治疗可用于调整心率或治疗病因。

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窦性停搏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有窦性停搏,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