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初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身症状:
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
2.局部症状:
疼痛:初期为轻微疼痛,休息后可缓解,以后逐渐加重,呈持续性钝痛。
肿胀:病变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但不明显。
功能障碍:由于疼痛和肿胀,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寒性脓肿: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脓肿会逐渐增大,形成寒性脓肿。寒性脓肿破溃后,会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脊柱结核:会出现脊柱畸形,如驼背等。
需要注意的是,骨结核初期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既往有结核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CT、结核菌素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骨结核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骨结核的关键。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2.手术治疗:对于局部脓肿形成、脊柱畸形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病灶清除术、矫形手术等。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注意休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此外,预防骨结核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加强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
2.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4.及时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