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排除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导致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含非酒精性脂肪肝(即单纯性脂肪肝)以及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如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西方国家和我国已成为最常见的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多样,高能量饮食、含糖饮料、久坐少动等生活方式,以及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单独或共同构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易感因素。其发病较为缓慢,通常无明显症状,仅有少数病人会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则会出现黄疸、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还会有肝大现象。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相似。
一、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义:排除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以肝脏脂肪变性为主。
(1)包含单纯性脂肪肝等一系列病变阶段。
二、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见程度: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都是最常见肝脏疾病。
(1)说明了其广泛存在。
三、
1.病因:包括多种生活方式和疾病因素。
(1)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饮食等。
(2)疾病因素如肥胖等。
四、
1.发病特点:缓慢且常无症状。
(1)少数有非特异症状。
(2)严重时会有特定症状且可能肝大。
五、
1.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与其他原因致肝硬化相似。
总结概况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肝脏疾病,其定义明确,病因多样,发病特点及症状因病情而异,发展到后期与其他肝硬化表现相似,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