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关于原发血小板减少症能否治好,以下是相关解答:
1.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⁹/L且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避免外伤,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⁹/L且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⁹/L者,应卧床休息,积极止血、升血小板治疗。
糖皮质激素:为治疗ITP的首选药物。
脾切除术: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脾切除术。
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血小板输注:用于治疗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且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促血小板生成药: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乙醇胺等。
2.预后情况:
部分ITP患者可自行缓解,尤其是儿童患者,部分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治疗后可获得长期缓解。
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低、有出血倾向者、初始治疗反应差者,常易复发或转化为慢性ITP。
慢性ITP患者部分可因血小板减少导致严重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原发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