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引起的奇痒
原因: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若皮肤缺乏油脂等保护物质,就会变得干燥。比如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人体皮肤的水分容易流失,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更容易干燥,从而引发奇痒。这是因为干燥的皮肤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导致瘙痒感产生。
应对措施:可以使用一些滋润度较高的身体乳,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避免频繁洗澡且洗澡水不宜过烫,洗澡后尽快涂抹保湿产品。对于老年人,要注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产品,洗澡频率也不宜过高。
神经性皮炎导致的奇痒
原因:精神因素是重要诱因,长期焦虑、紧张、疲劳等可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另外,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引起的摩擦,也可能引发该病。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骶尾部等部位,患病处皮肤会出现苔藓样变,伴有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
应对措施: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搔抓等局部刺激。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如糖皮质激素药膏等,但老年人和儿童使用时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强度。
寄生虫感染相关的奇痒
原因:比如阴虱感染,阴虱会附着在阴毛部位,叮咬皮肤引起剧烈瘙痒,同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红斑、丘疹等症状。疥螨感染引起的疥疮也会导致全身或局部的奇痒,夜间瘙痒加剧,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手腕、腹部等是好发部位,可出现丘疹、水疱等皮疹。
应对措施:对于阴虱感染,要剔除阴毛并焚烧,然后外用相关药物。疥疮患者需要将全身皮肤涂抹杀虫药物,并且更换清洁的衣物、被褥等,同时要注意与他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儿童患者,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
系统性疾病引发的皮肤奇痒
原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肝肾疾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在皮肤沉积,引起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可能引起皮肤瘙痒。例如,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使得皮肤的感觉异常,出现瘙痒症状。
应对措施: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肝肾疾病患者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要调整甲状腺功能。这些患者在治疗皮肤瘙痒的同时,关键是要控制好原发疾病,对于皮肤瘙痒的对症处理可以使用一些止痒的外用药物,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要注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的用药安全。
药物过敏导致的奇痒
原因:某些人使用特定药物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还可能伴有皮疹、红肿等症状。例如,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都有可能引起药物过敏导致皮肤瘙痒。
应对措施:首先要立即停用可疑过敏药物,然后根据过敏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如果症状较轻,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如果症状严重,出现呼吸困难等过敏休克表现,要立即就医抢救。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在使用新药物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避免再次发生药物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