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有生理性因素如饥饿、疲劳等,以及心理性因素如精神状态极度紧张、情感压抑等导致。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改善。具体如下:
一、生理性因素:
1.在处于饥饿、疲劳、贫血、低血糖、低血压、大汗、呕吐、腹泻、出血、身体虚弱等状况,还有过敏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都易引发晕针。对此,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水,并在百会穴、足三里穴进行艾灸。
(1)若症状剧烈,出现晕厥、休克,应及时联络相关科室会诊,开展抗休克治疗。
二、心理因素:
1.精神状态极度紧张、情感压抑、性格内向的人易晕针,会出现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扩张,致使大脑短暂缺血缺氧。如果患者发生晕针,首先要尽快拔出针,叮嘱患者平躺,注意防寒保暖并予以安慰。
(1)当处于这种状态进行针刺操作时要高度警觉,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做好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总之,晕针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心理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理晕针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