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的快心慌是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当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心脏会加快跳动来满足需求,从而出现心慌、心跳快的情况。例如进行长跑、打篮球等剧烈运动后,很多人都会有心跳加快、心慌的体验,这是身体正常的应激反应,一般在休息片刻后可逐渐缓解。

2.情绪激动:人在愤怒、紧张、焦虑等强烈情绪状态下,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心慌。比如面临重要考试时极度紧张,或者与他人发生激烈争吵后,都可能出现心跳快心慌的现象。

3.饮酒、喝咖啡或浓茶:酒精中的乙醇、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和心脏的作用,会使心跳加速,引发心慌。例如大量饮酒后,心跳往往会明显加快,有些人还会感觉心慌不适;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后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窦性心动过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窦性心律超过正常范围(成人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分钟),出现心跳快心慌;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患者会感觉心脏有停跳感或心跳突然加快、心慌;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心室率不规则且往往增快,患者常有心慌、心跳快、胸闷等表现。

-冠心病: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时,可能会引起心绞痛发作,同时常伴有心跳加快、心慌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或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时更容易出现。

-心力衰竭: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减少,身体器官供血不足,为了弥补心输出量的不足,心脏会代偿性加快跳动,患者会有心跳快、心慌,同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这种情况在活动后往往会加重。

2.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跳加快、心慌,还常伴有多汗、手抖、消瘦、食欲亢进等表现。例如临床中常见甲亢患者诉自己心跳比平时快,容易心慌。

-嗜铬细胞瘤:该肿瘤会间断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骤升及心跳加快、心慌等症状,其心跳快往往比较突然,程度较重,还可能伴有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等表现。

3.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气胸等,会导致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反射性引起心跳加快,出现心慌症状。比如气胸时,气体进入胸腔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机体缺氧,进而引起心跳增快、心慌。

4.感染性疾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发热,如肺炎、肾盂肾炎等,体温每升高1℃,心率大约会增加10-20次/分钟,从而出现心跳快心慌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发热、乏力等感染相关的表现。

三、其他因素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心跳快心慌的副作用,例如一些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在使用不当时)等。不同药物引起副作用的机制不同,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是通过激动β₂受体,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同时可能会对心脏产生兴奋作用导致心跳加快。

2.贫血:当人体发生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心脏会加快跳动来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心跳快心慌的症状,同时还会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比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降低,常出现心跳快心慌等症状。

3.妊娠:怀孕期间,孕妇的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心慌,一般在妊娠中晚期较为明显,这是生理状态下的一种变化,但如果症状严重也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如果经常出现心脏跳得快心慌的情况,或者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黑矇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